panpan39

panpan39

文章 987 篇 | 评论 445 次

温馨提示:该用户暂未填写个人签名!

返璞归真,回归本质才是真正为孩子

置顶返璞归真,回归本质才是真正为孩子

      学校因为上级要求每周开展了5节体育课,上下午各开设了20多分钟大课间,又要求所有行政老师都去陪学生。      这种做法真心不能苟同。    &nb

阅读:431 评论:0
7个月前 (09-30)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本学期小结

置顶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本学期小结

        转眼一学期已过了,本学期接手两个数学基础问题较多的班级,从接手的平均40多分,尤其八2七年级基础知识最高分104分的七年级的基础上,尤其本学期面对一周仅仅5节数学课的情况下,高效的让两

阅读:232 评论:0
3个月前 (01-14)
孙悟空与老博士

孙悟空与老博士

孙悟空与老博士:陈教授是一位数学博士,他长得矮矮胖胖的,脑门又宽又大,胸前飘着一绺胡子。虽然80 多岁了,鼻子上还挂着个瓶底厚的大眼镜,可是他并不服老,仍然孜孜不倦地进行数学研究。这天,老博士在院子里边散步,边思考问题,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

阅读:624 评论:0
4年前 (2021-09-22)
战争中的数学

战争中的数学

战争中的数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大西洋上,英美运输船队常常受到德国潜艇的袭击,当时,德国的“潜艇大战”搞得盟军焦头烂额。为此,有位美国海军将领专门去请教了几位数学家,数学家运用概率论分析后发现,舰队与敌潜艇相遇是一个随机事件,从数学角度来

阅读:675 评论:0
4年前 (2021-09-19)
哥德巴赫猜想的由来

哥德巴赫猜想的由来

哥德巴赫猜想的由来。二百多年前,有一位德国数学家名叫哥德巴赫。他发现,每一个不小于6 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也叫质数)的和,简称“1+1”。例如:6=3+3   100=3+97   1000=3+9978=3+5   102=5+9

阅读:751 评论:0
4年前 (2021-09-19)
中国第一个数学博士是谁

中国第一个数学博士是谁

中国第一个数学博士是谁?中国现代第一个数学博士叫胡明复。胡明复,生于1891年5月,江苏无锡人。他在1915年与其他中国留学生一起创办了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目的的杂志——《科学》。同年10月,他又负责创建了“中国科学社”,1918年回国

阅读:755 评论:0
4年前 (2021-09-17)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由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由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由来: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常用来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其实这句话和数学有关,它来自木匠术语。“规”和“矩”是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规”指的是圆规,木工在打制圆门、圆桌时会用

阅读:741 评论:0
4年前 (2021-09-17)
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记忆

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记忆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零;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细心的同学可以发现,法则1

阅读:922 评论:0
4年前 (2021-09-13)
为什么有的算盘上面只有一颗珠子

为什么有的算盘上面只有一颗珠子

为什么有的算盘上面只有一颗珠子,下面只有四个珠子?这是因为算盘原来是上面两颗珠子,下面五颗珠子。后来在发展过程中演变成了上面一颗珠子,下面四颗珠子。其实这是两种算盘,第一种为中国算盘,第二种为日本算盘。算盘由中国人发明于一千多年前,那时中国

阅读:2762 评论:0
4年前 (2021-09-13)
绝妙的数学对联201314

绝妙的数学对联201314

【绝妙的数学对联】上联:2+0+1+3+1+4=11(光棍),下联:2-0-1-3-1-4=-7(夫妻),横批:201314(爱你一生一世)。上联说做人不能用加法,只索取,结果是孤家寡人。下联说与人相处用减法,讲奉献,人生不孤单,有舍才有得

阅读:656 评论:0
4年前 (2021-09-13)
统筹方法简介

统筹方法简介

统筹方法简介: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广泛,在企业管理和基本建设中,以及关系复杂的科研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中,都可以应用。怎样应用呢?主要是把工序安排好。比如,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

阅读:983 评论:0
4年前 (2021-09-13)
华罗庚生平简介

华罗庚生平简介

华罗庚生平简介: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2] ,数学大师,汉族,江苏太湖西北金坛县城镇人。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还是多复变函数论的创立者。丘成桐说过,几十年来,多复变函数论的专家正是沿着华罗庚

阅读:619 评论:0
4年前 (2021-09-11)
六班网

六班网

www.6ban.cn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搜索
sitemap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9-2024 六班数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发表的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抄袭他人作品,带来的后果与本站无关。若存在您非授权的原创作品,请第一时间联系本站删除

切换白天模式 切换夜间模式 白天返回顶部 夜间返回顶部